【文字解讀-?;久裆俊痘茨鲜腥嗣裾P于對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對象實行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補貼政策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4-03-08 10:51信息來源:淮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文字大?。篬    ] 背景色:       

近日,市政府印發了《淮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對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對象實行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補貼政策的通知》(淮府〔20249號,以下簡稱《市補貼政策》),解讀如下:

一、文件起草背景

20056月,省政府印發了《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做好被征地農民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皖政〔200563號),我市于2006年、2007年相繼出臺《關于印發淮南市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暫行辦法的通知》(淮府〔200669號)、《關于印發淮南市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暫行辦法實施工作方案的通知》(淮府辦〔200723號)文件貫徹落實省政府文件精神,將土地被依法批準征收,導致被征地農民全部失去或大部分失去土地(城市規劃區內征地后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2畝、城市規劃區外征地后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3畝)、征地時年滿16周歲以上的人員納入保障范圍,達到領取待遇條件時按月領取100元基礎養老金。

20187月,市政府印發《淮南市人民政府關于修改淮南市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暫行辦法有關內容的通知》(淮府〔201863號)文件規定:將社會保障統籌資金籌集標準從原每平方米10元或20元統一提高至每平方米30元(每畝2萬元),個人賬戶資金來源從參保人每人繳納2000—5000元提高至每人繳納4000—7000元不等(超過60周歲以上分年齡段遞減),基礎養老金待遇調整至285元。

20231030日, 安徽省人民政府印發《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對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對象實行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補貼政策的通知》(皖政〔202372號,以下簡稱省政府72號文件)規定,從202411日起,對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給予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補貼,將其納入基本養老保險保障體系,不再納入原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范圍。因此,被征地農民的保障方式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從單險種保障方式變成了實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補貼的保障方式,原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為貫徹落實省政府72號文件精神,制定出臺《市補貼政策》。

二、主要考慮

一是堅持依法保障。《市補貼政策》根據國家法律法規以及省補貼政策要求,將我市被征地農民納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確保制定政策的合法性。對于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在補貼辦法上結合工作實際均實行一次性補貼方式。

二是注重統籌層級。市本級統一《補貼政策》,壽縣和鳳臺縣自行制定繳費補貼政策,新政策與原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統籌層級一致,有利于市本級補貼資金的籌集標準和發放的待遇標準一致,確保新政策平穩實施。

三是做到收支平衡。我市原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社會保障費用籌集資金標準較低,導致資金缺口較大,市財政支出壓力大,為此,制定《市補貼政策》前,根據我市前五年平均征收土地面積、新增保障對象人數、老保障對象人數增減變化等情況進行多角度測算,確保所籌集的資金保障新政策的順利實施,保障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

三、起草過程

(一)文件立項、起草。省政府72號文件出臺前,我科室就參與了省人社廳有關研討會,開展了前期調研、數據測算等工作。20231030日,省政府72號文件出臺后,《市補貼政策》正式立項,為便于統一指揮協調、提高工作效率,成立市人社局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的政策起草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為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農業農村局相關業務科室(部門)負責人和各縣區人社局長。202311月下旬完成《市補貼政策(初稿)》(此政策不含壽縣和鳳臺縣)。121日和129日,局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兩次主持會議對初稿進行討論,市直相關單位分管負責人及業務部門負責人、各縣區人社局負責人及工作人員參加了討論修改并形成《市補貼政策(征求意見稿)》。

政策起草過程中,市人社局廣泛開展調研。127日市人社局主要領導帶領局農??坪褪谐青l居保中心負責人赴毛集區夏集鎮路崗村進行調研,調查了解被征地村民的社會保障情況、聽取村干部和村民的意見建議;1210日,局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帶領局農??坪褪谐青l居保中心負責人赴大通區進行調研,聽取區政府、區人社局以及鄉鎮(街道)對于繳費補貼政策的意見建議,大通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參與調研。除專題調研外,局相關業務部門還通過日常辦理業務、政策宣傳等時機隨時聽取基層干部和群眾的意見建議。

(二)社會征集。1220—25日,我局就《市補貼政策(征求意見稿)》征求市直相關單位和縣區人民政府意見建議并修改完善。202414日起,(征求意見稿)在市人社局網站公布一個月,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

(三)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經擇優選用,安徽楚穩風險評估有限公司對送審稿進行風險評估,評估公示公告于118日至24在市人社局網站公布一周,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126日送審稿通過了省、市專家的嚴格評審;130日,市委政法委出具《淮南市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備案表》(淮風評備〔20243號),備案意見為:報告評估程序符合要求,為低風險等級,予以備案。

(四)合法性審查。202427日,市人社局就《市補貼政策(送審稿)》向市政府請示進行合法性審查,221日,淮南市司法局出具《合法性審核意見》(淮司規審〔20242號),審核意見為通知主要內容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在市合法性審查之前,130—24日,局政策法規科對市補貼政策進行合法性審查并出具審查合法意見書;24日市人社局局長辦公會議研究通過。

(五)政府會議審議。226日,市政府第78次常務會議對《市補貼政策(送審稿)》進行審議,原則通過。

(六)正式發文。227日,《市補貼政策》以(淮府〔20249號)正式發文。

四、工作目標

對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對象實行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補貼,其目的就是將被征地農民納入基本養老保險保障范圍,切實提高被征地農民的待遇標準、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切身利益、改善了被征地農民的生活品質,使其老年生活更具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五、主要內容

《補貼政策》核心內容體現在確定繳費補貼對象、明確繳費補貼標準和辦法、社會保障費用籌集和管理、新老政策銜接等四個方面。

(一)確定繳費補貼對象。《市補貼政策》規定:繳費補貼對象確定的主體為各區人民政府(園區管委會),繳費補貼對象從被征地農民安置人員中確定且征地被依法批準之日年滿16周歲。被征地農民是指經依法批準,農村集體所有土地被征收,導致被征地農民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失去土地的人員。繳費補貼對象確定的程序按市實施細則規定執行。

(二)明確繳費補貼標準和辦法。市本級補貼對象的繳費補貼標準目前為每人62971元,繳費補貼是以人為單位進行補貼,例如:李某家有3口人,家庭承包的集體所有土地被依法征收后人均剩余耕地面積不足0.3畝,且均年滿16周歲,則李某家3口人均可享受繳費補貼。補貼對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可享受繳費補貼,繳費補貼采取一次性補貼方式,對于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且正常繳費的一次性計入個人賬戶,對于參加職工養老保險且繳費的可憑繳費憑證一次性領取。新政策實施后對于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年滿60周歲以上已領取待遇的,在原發放待遇基礎上,繳費補貼一次性計入其個人賬戶后計發個人賬戶新增養老金,例如:本市王某原發放待遇為200元,現計入個人賬戶的繳費補貼為62971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計發系數為139個月,那么每月加發繳費補貼的待遇為62971÷139=453元,現領取待遇為453200=653元。

(三)保障費用籌集。(淮府〔201863號)文件規定保障資金來源分為統籌資金和個人賬戶資金,此籌集方式已不符合省政府72號文件精神,籌集資金標準也達不到新政策保障要求,因此停止執行原政策保障資金籌集方式和標準?!妒醒a貼政策》規定,籌集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保障對象繳費補貼、原政策保障的被征地農民待遇支付,基本做到收支平衡。市本級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由用地單位按照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每畝5萬元標準繳納,被征地農民個人不再繳納費用。土地報批前,市直相關單位要求用地單位及時足額籌集社會保障費用,并存入市預存征地準備金賬戶,預存不到位的,不得報請批準征地;征地被依法批準后,將預存的社會保障費用重新核定后及時轉存至市被地農民社會保障資金專戶,沒有轉存社會保障費用的,不得實施征地。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與征收土地進行緊密掛鉤,從根本上保障了補貼資金的及時性和安全性,從而保護了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四)新老政策銜接。《市補貼政策》規定,以文件執行時間為基準日(202411日),之前符合保障條件的人員按原政策保障,之后符合保障條件的人員按標準給予繳費補貼。已享受原政策保障的被征地農民其承包的土地再次被依法征收時,不再給予繳費補貼。我市原政策保障標準為每人每月285元,為使新老政策平穩銜接,對原政策保障人員基礎養老金一次性提高65元,達到每人每月350元,此舉充分體現市委市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讓被征地農民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六、下一步工作

(一)起草市實施細則。市人社局將根據省《關于印發對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對象實行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補貼實施細則的通知》(皖人社發〔202318號),牽頭起草制定我市《實施細則》,主要把握以下二個關鍵。一是對于省《實施細則》要求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的條款,將結合我市實際作具體明確;二是對于相關部門工作配合銜接問題,我市將在制定市實施細則時進一步細化明確,以便更具可操作性。

(二)抓好政策實施。主要抓好以下重點環節確保政策順利實施。一是進行政策培訓。市人社局將牽頭組織對市直、各區人社局負責人和業務骨干進行培訓,全程指導各區對鄉鎮(街道)、村(社區)經辦負責人的培訓。二是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各區政府、園區管委會要大力開展政策宣傳,采取網站公布、發放宣傳手冊、關注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手段進行線上線下宣傳,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對政策的知曉度,增強群眾維權意識。

(三)加強資金管理。一是保障資金實行單獨記賬、獨立核算、收支兩條線管理,做到??顚S?、加強監督、不得擠占和挪用。二是做好風險防控。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參照《社會保險基金財務制度》制定相應的資金管理辦法,設置相應專業崗位,定期與財政部門、金融機構對賬,確保資金準確無誤,及時足額支付和劃轉。

七、政策咨詢渠道

解讀機關:淮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解讀科室:農村社會保險科

人:陳

聯系方式:0554-6881227

為進一步了解掌握社會公眾對政策執行效果的反饋與評價,請您對該政策的制定及執行提出寶貴的意見或建議。我們將及時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斷完善。
  • 姓  名:

  • 聯系方式:

  • *內  容:

  • *驗 證 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