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問答】《淮南市人民政府對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對象實行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補貼》
1.為什么要實行養老保險繳費補貼政策?
《社會保險法》、《土地管理法》和《安徽省實施〈土地管理法〉辦法》要求縣以上人民政府征收土地時對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對象實行養老保險繳費補貼政策(以下簡稱:補貼政策)。
2.哪些人屬于補貼對象?
各區人民政府(園區管委會)在依法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時,將被征地農民安置人員中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人均所剩耕地面積不足0.3畝),年滿16周歲的人員納入繳費補貼范圍。具體補貼對象由各人民政府區政府(園區管委會)確定。
3.以什么時間確定補貼對象?
以征地被依法批準之日為基準日,確定補貼對象,給予其繳費補貼。
4.如何才能享受繳費補貼?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享受繳費補貼,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不能享受繳費補貼,待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后才能享受繳費補貼。
5.參加職工養老保險能享受補貼嗎?
為鼓勵補貼對象積極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切實提高保障水平,本政策規定補貼對象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和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享受同等標準的補貼。
6.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如何享受補貼?
補貼對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憑繳費憑證或退休證明一次性領取繳費補貼。
7.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如何享受補貼?
已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社保經辦機構將其補貼一次性記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且處于繳費期的,在個人正常繳費的基礎上享受補貼。社保經辦機構可一次性將補貼記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8.已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享受補貼后養老待遇如何增加?
自土地被依法批準時間的次月起加發因征地而獲得的養老待遇,即:在正常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養老金的基礎上,每月再增加因享受補貼的養老金=繳費補貼÷139(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計發系數)。如:李某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養老金200元,征地時享受補貼62971元,享受補貼后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養老金=200元+453元=653元/人.月。
9.處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期的,享受補貼后將來養老待遇如何增加?
享受補貼后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個人繳費累計(含每年個人繳費的政府補貼及全部利息)+征地時享受的補貼及利息。如:李某個人繳費累計共1.95萬元,征地時享受補貼及利息共6.5萬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1.95萬元+6.5萬元)÷139=608元/人.月。
10.原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保障人員的待遇標準如何增加?
原政策保障人員從2024年1月1日起,基礎養老金從原來的每人每月285元提高至每人每月350元。
11.新政策執行前產生的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對象,還能給予繳費補貼嗎?
不能,繼續按老政策進行保障。
12.補貼政策執行時間?
2024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