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人民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庫

淮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淮南工匠人才培育選樹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淮南工匠人才培育選樹實施辦法(試行)》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淮南市人民政府

2024529


淮南工匠人才培育選樹實施辦法(試行)

 

第一章    

 

第一條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深入實施人才興淮工程,努力培養造就更多“淮南工匠”,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七部門《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大國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實施辦法(試行)》,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目標任務。深入貫徹落實制造強市戰略、人才強市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推動淮南高質量發展,為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培養造就一大批“淮南工匠”、高技能人才?!盎茨瞎そ场痹瓌t上每年選樹一次,每次選樹10名左右,示范帶動各縣區(園區)、行業、大中型企業,每年培育選樹30名左右縣區級工匠、行業企業級工匠,形成“淮南工匠”帶頭引領,工匠人才不斷涌現,廣大職工積極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的良好局面。

 

第二章  選樹范圍條件

 

第三條  選樹范圍。面向全市各行各業,重點聚焦我市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和煤電化氣、非煤產業、現代服務產業及數字經濟、“三新”經濟等,以制造業等實體經濟領域職工為主,兼顧行業、地區等因素。

第四條  基本條件:

(一)體現工匠精神。選樹對象要政治素質過硬,有5年以上一線生產現場工作經歷,長期踐行精益求精、執著專注、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具有突出技術技能素質。

(二)掌握高超技能。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一定的理論基礎,擁有絕招絕技絕活;技術技能水平在本單位、本行業、本領域處于領先水平;對標全市、全省乃至全國處于一流水平,同時擁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獲得世界技能大賽和國家級技能大賽前三名,長三角地區、省部級技能大賽前二名。

(三)發揮引領作用。善于攻堅克難,運用個人技能、技藝帶領團隊解決疑難和實際問題,或在技能崗位上創造了行業公認的先進操作法;熱心參加名師帶徒活動,樂于向職工傳授技藝、傳播理念、傳承精神,影響帶動身邊職工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四)作出突出貢獻。在實施做精做優煤電化氣產業鏈、做大做強非煤產業群、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創新創造、帶徒傳技、技能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等方面出突出貢獻。

第五條  有侵犯知識產權或者涉嫌侵犯知識產權正在接受調查的、其它違反法律法規或者職業道德行為,對工作和社會造成惡劣影響的,不得作為選樹對象。

 

第三章  選樹辦法和程序

 

第六條  程序。“淮南工匠”采取本人申請、單位推薦、專家評審、實地考察、社會公示、政府認定等程序產生。一般由各縣區(園區)工會會同人社部門、市直主管部門、市總直屬工會、駐淮單位以及中央、省屬在淮單位(企業)推薦。

第七條  材料。申報材料包含《淮南工匠申請表》、2000字左右的事跡材料、單位選拔及公示情況說明,以及職業資格(技能等級)證書、表彰獎勵、發明專利、技術成果等佐證材料。推薦單位負責對推薦材料進行要件審查,并對推薦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

第八條  評審。成立“淮南工匠”專家評審委員會,下設評審辦公室,評審辦公室設在市總工會,負責對各縣區(園區)、各單位報送的人選材料進行初審,初審后提交專家評審委員會進行綜合評審。專家評審委員會由高技能領軍人才、專業技術專家、人力資源管理專家以及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

第九條  認定。專家評審委員會對申報人員的資格條件、技能水平、業績貢獻進行綜合評審,提出入選人員名單。評審辦公室根據專家評審結果組織實地考察,并報相應紀檢、公安等部門審查后,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報市人民政府認定為“淮南工匠”并頒發證書。

 

第四章  禮遇政策

 

第十條  獎勵優待。市政府在“淮南工匠”命名時一次性給予每人5000元獎勵。市總工會對符合條件的“淮南工匠”按程序申報淮南市“五一勞動獎章”,頒發證書和獎章。市內國有景區向“淮南工匠”免費開放。支持貢獻突出的“淮南工匠”申領我市高層次人才“優才卡”,享受就醫綠色通道、法律服務、乘坐高鐵綠色通道等多項貼心服務。

第十一條  薪酬待遇。鼓勵事業單位在績效工資分配中對淮南工匠”給予薪酬激勵。支持企業對“淮南工匠”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和股權分紅激勵。總工會組織開展淮南工匠”健康體檢,費用標準按照勞模相應標準執行。

第十二條  崗位評價。支持企業推薦淮南工匠”參評特級技師、首席技師,選聘擔任首席工程師以及到技工院校擔任兼職實習指導教師?!?/font>淮南工匠”可按相關政策參加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和評審。

第十三條  平臺支持。將“淮南工匠”納入市級人才工程,作為我市E類人才認定的重要標準。支持“淮南工匠”領銜組建“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在申報省級、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等平臺時給予傾斜。對獲評省級、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的,一次性給予10萬元、5萬元建設補助。對獲評全國、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的,給予相應配套補助;對獲評市級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的,一次性給予5萬元建設補助。對于同時獲評同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的,不重復享受補助資金,相關補助資金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則發放。

第十四條  創新激勵。支持符合條件的淮南工匠”承擔市級及以上各類科技計劃、科研基金和重點科研平臺建設項目、科技合作項目。鼓勵淮南工匠”與所在單位約定職務科技成果權屬,通過自行轉化、轉讓、許可、作價入股等方式轉移轉化職務科技成果。支持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團隊申報淮南市50?科技之星”創新團隊。用人單位可結合實際給予適當經費支持,專項用于開展技術創新、科研攻關項目活動等。

第十五條  住房保障。對符合住房公積金貸款條件的“淮南工匠”,在計算其實際可貸額度時,可不與其公積金賬戶余額相掛鉤。符合當地城鎮住房保障條件的淮南工匠”,可通過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和租賃補貼等多種方式滿足其住房保障需求,在樓層和戶型選取等方面給予支持照顧。

第十六條  培訓休假。每年有計劃地選派淮南工匠”到大學、研究機構和企業開展學習考察,支持參加研修訪問、技能提升培訓和學術交流活動。支持推薦“淮南工匠”參加級及以上高層次人才療休養和研修交流活動。每年有計劃組織淮南工匠”進行療休養,費用標準按照市勞模相應標準執行。

第十七條  評優評先。在推薦申報安徽工匠、江淮杰出工匠、安徽省技能大獎、省五一勞動獎章、市級勞模、市技術能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等時,對符合條件的“淮南工匠”給予重點傾斜。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再享受“淮南工匠”相應禮遇:

調往市外工作的或其他原因不宜再作為“淮南工匠”的,不再享受相應待遇。

通過申報材料弄虛作假、剽竊他人成果獲得“淮南工匠”榮譽的,撤銷其榮譽,取消其相應待遇并收回相應獎勵,5年內不得再次申報。

 

第五章  組織實施

 

第十九條  組織領導。市人民政府加強對工匠人才培育選樹工作的領導。市總工會會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具體負責有關工作。

第二十條  加強培育。各縣區(園區)、各單位制定本縣區(園區)、本單位“淮南工匠”培育方案,對在引領力、實踐力、創新力、攻關力、傳承力等“工匠五力”上有明顯發展潛力的職工,通過舉辦創新培訓班、研修班、支持參加工匠學院培訓、參加相關論壇研討等活動,提升培育對象技能水平。培育對象應立足崗位,充分發揮專長,在弘揚工匠精神、培育青年人才、深化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創建、勞模工匠助企行等工作中積極承擔責任義務。

第二十一條  形成合力。“淮南工匠”納入黨管人才總盤子,市委人才工作局、市委宣傳部、市教育體育局、市科學技術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國資委)、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工商聯等市直相關部門加強溝通協調,認真做好與國家戰略人才相關政策的有效銜接,形成多方發力、共同培育“淮南工匠”的良好局面。

第二十二條  加大投入。市財政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切實保障“淮南工匠”培育選樹獎勵補助資金。支持鼓勵各級工會、企事業單位、社會資金對淮南工匠培育選樹進行經費配套,支持建設各層次、多類型工匠學院。

第二十三條  服務管理。建立健全“淮南工匠”數據庫,加大工匠工作數字化建設力度,切實提高服務水平。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加強與培育對象和“淮南工匠”的日常溝通,及對了解思想動態、工作生活情況,幫助推動解決有關問題。

第二十四條  強化宣傳。充分利用各類媒體渠道,加大對“淮南工匠”人才培育選樹的宣傳力度。把弘揚工匠精神貫穿“淮南工匠”支持培養全過程和職能生涯全周期。大力開展“淮南工匠”系列宣傳活動,通過解讀政策、分享案例、挖掘事跡等,營造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新風尚,形成全社會重視工匠培育、支持工匠發展的良好氛圍。

 

第六章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由市總工會會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淮南市人民政府發布

国产精品亚洲日韩欧美色窝窝色欲|一区二区精品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电影|337p粉嫩日本欧洲亚洲大